2011年12月21日 星期三

現在我們《咿咿咿》/ 沈意卿


這是一個沒人看書的時代,沒人看書是因為這是個失速的時代,誰也沒精神正襟危坐幾個小時把一本書看完。在人人還想爭吵網路文章算不算文章,有多少可信度、權威性、文學性種種的時候,微博和臉書已經掃走了部落格文章的必要性。網路黏性急遽降低,沒過多久,我們甚至沒有辦法專心看完一篇文章。部落格字很多,微博更快;留言太麻煩,按贊就完。我們對事物的注意力越來越難超過十秒鐘,還有太多資訊等著滿足我們的貪婪。
《咿咿咿》口袋本,讓您隨身攜帶
在這荒謬錯亂的世界中隨時拿出來玩味沉吟
書中特別收錄譯者沈意卿發表於部落格的翻譯日記及佳句摘錄
 

《咿咿咿》正是這個時代的忠實寫照。主角安祖整天上網,和朋友說些天外捻來的斷句,在心中呼喚那不可能的愛;電影明星和幻想動物穿插在現實中掏心掏肺,真實世界裡的每個人卻誰也無法了解誰。這是本看來莫名其妙的小說,前面沒有鋪陳和懸疑,後面也沒有解答和高潮。正因為它太新穎,還沒人來得及解釋它是什麼東西。它只屬於當代,只有完整被支離破碎的時代潛移默化的讀者可以輕易上手。

《咿咿咿》本身能夠出版,也是因為這個時代。作者林韜在大學靠部落格《抑鬱書籍讀者》發跡,性格古怪的他在網路上交朋友(包括妻子),賣還沒寫好的小說股份和用滑鼠畫成的奇怪生物(比如,有鯊魚血統的番茄);一邊即時播報自己巡迴簽書會的進度,一邊靠網路沿路找派對和毒品。破產了便從房間清出雜物,在朋友的網站上放拍賣私人物品的消息。一般來說,這樣的怪人的作品通常生前只有身邊幾個人看過,在極少極少的例子裡,死了以後才會因為某個出名的朋友推薦而莫名其妙的一炮而紅。

而中文版的故事是:人在海外的譯者偶遇此書後,靠社群網路找到並聯繫作者,然後藉著網路和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介紹找到一人出版社,通信從未蒙面的兩人就這樣合作,直到出版前一個月才在台灣見面,那時已經靠著網路上連載的翻譯日記有了頭一百名讀者。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陌生讀者在新書發表會現身,現身的還有紐約來的作者本人(事實上,是全家人),都是沒人邀請,自己從臉書上公佈的消息找來的。

如果這是一個大家只讀書的時代,這一切當然都不會發生。我們唯有繼續在書店裡找到一些比較安全的書,或是花費數年嘗試找到一個編輯,一本值得翻譯的書,一個出版社,好不容易出版以後,再悄悄地期待有人在書海中能找到這本奇異的小書。但正是在這個失速的年代,我們才可以這麼快速地讀到一本這麼現代的作品,現代到令人反應不過來。對我來說,這失速所帶來的暈眩,這本書獨特的即時性,也正是我翻譯/出版這本書的最大原因。

如果嘗試在作者的敘事中整理出邏輯或故事的完整性,很快就會陷入無解和迷惑,想著“這是一本無聊且混亂的書”然後將它扔開。這本書原本就不應一次看完,而應該一句句分開,像閱讀一個人的臉書或微博,在各種凌亂的細節裡緩慢地描繪出它的模樣。唯有那些早已習慣在短時間掃遍一個人在網路上的所有痕跡,迅速整合出這個人的完整心理狀態的網路國民(而不是網路移民),可以輕鬆地一次完成。

任何年代都需要自己的故事。而每個經典在當代都曾令人暈眩。

這是個沒人看書的時代,這是個支離破碎、意義崩盤的時代,這是個每個人都有些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時代,這便是《咿咿咿》的作者、譯者、出版者和讀者所參與,也唯一可以出現的時代。

《咿咿咿》上市週年,已絕版的隨身口袋本將於聖誕節限量復刻,僅於博客來、小小書房、有河BOOK販售。

2011年12月5日 星期一

即可擦,玻璃詩哇(2011/11/19盛正德)


《永遠的下一站》分享會詳情請見有河Book


遺憾的是窗上沒有壁虎
遠古的記憶
關於恐龍
寒武紀、侏儸紀、白堊紀......
那時河是野蠻的
山是憤怒的
而詩在更早就誕生了


盛正德 2011.11.19

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盛正德《永遠的下一站》詩畫集分享會



時間:2011 /11/19(周六)19:00

地點有河book(請勿照地址走,出淡水捷運站沿河走3分鐘,注意2樓)

對談:盛正德/王離(詩人、本書設計)/劉霽(一人出版社) 

*活動免費,無需報名。活動期間僅供應瓶裝飲料。

*活動現場新書75

「想像溫柔、想像浪漫
想像一切性、愛或死亡
像街頭二輪電影
光影交錯著荒謬的故事」

長居苗栗南庄的藝術家盛正德,執筆詩畫四十餘年未輟,以悠悠時間探索孤獨的無垠向度。新書《永遠的下一站》集結十年來的詩作,及近兩年全神投入的黑白粉彩畫。十年間作者曾奮力走過憂鬱症的黝暗深谷,慢慢學會與寂寥共存共處,並將心靈毫不保留呈現在紙頁上。也希望藉此難得機會,從山林中來到河岸邊,跟讀者大眾分享浸淫藝術多年,從中延續新生的感想。分享會並邀請書的設計編排,同時本身也是詩人的王離,共同分享對盛正德作品的體悟與設計發想。

關於本書
藝術家盛正德長期致力於畫作及文字,探索人的存在與孤寂。其創作不論詩或畫都充滿影像與故事,串連起來猶如一幕幕寓意深遠的電影。自言要讓「虛幻的時間在指尖流動,喃喃敘說不曾聽聞的故事」。近十年來他化身「沒有行李的旅人,於夜晚的街頭獨行」,以七十餘幅粉彩畫與一百多首詩作,引領讀者進入黑白灰的世界,在光與暗之間遊走,傾聽所有曖昧與神秘的足音。四十多年創作歷程之後,終以最純粹的形式,將光陰一筆一筆譜成絕美篇章,繼而「舉手輕揮,不是呼喚旅人,而是向溜走的時光告別」。

2011年11月2日 星期三

古今書房:鏡面兩側的邊境國

2011.10.31《台灣立報》書評
文/唐澄暐


四五年前,當台灣的選舉大賽進入捉對廝殺時刻,各地拆除蔣公銅像的事件就像WWE(註1)的賽前喊話一樣,挑撥、刺激全場支持者的情緒,讓場邊狂吼的觀眾們產生戰爭般的幻覺,彷彿什麼都可以輸,就這面旗子絕對不能被對方扯下。

當時,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處理國際新聞,多少也遠離這華而不實的戰火。但有一條中央社外電吸引了我的目光:當蔣公銅像陸續被拆下的同時,波羅的海邊的愛沙尼亞,正因為前蘇聯紅軍銅像的拆遷與否,而在國內興起激烈的爭辯與抗議。
蘇聯吞併愛沙尼亞期間,不僅改變了原本的國土範圍,更改變了族群結構;蘇聯把大量愛沙尼亞人流放至西伯利亞,並移入大量俄羅斯人,形成今日在獨立後愛沙尼亞仍占1/3人口的俄羅斯裔族群。雖然台灣人總喜歡把自身的一切,不管是政治、族群、經濟還是人情味都形容成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東西,但若注意到這條外電,很少有人不會在瞬間體會,為什麼有人急著將銅像拆除,有些人卻堅持這些銅像有不能拆的理由——彷彿是兩國說好要一起進行似的。
就像這本不多見的愛沙尼亞小說《邊境國》中,主角對傾訴者的形容一樣,「你是我的鏡像、我的對偶、我的雙生。」我們各自處在大陸的東西側,一邊都朝著出不去的大海,一邊卻都是沉重的「祖國」排山倒海壓來,這樣的對稱讓我們如同鏡子般,從另一個國度的描述中看見自己的面貌。
《邊境國》是一份來自東歐某處的人,寫給某個義大利男子的信,像真實生活中任性妄為的信一樣,收信者存在與否一點也不重要,那只是讓自述有個假想對象而已。信件講著他從東歐來到西歐的一切新體驗,從物、人到心靈,以及每一個體驗在東歐故鄉的對應。
對主角來說,進入西歐後的一切令他目眩神迷,自由的言論、發達的消費、享樂的生活……相較之下故鄉的回憶彷彿都是陰沉而充滿傷痕的。但主角也無法徹底享受這新世界的生活,儘管故鄉不堪回首,卻也是最堅實的生命根源;而失了根的美麗新世界,卻也在在透露著強烈的虛無。
主角的信件,成為對繁華西歐表象下空虛的批判,他自己的每一天就像是在當下與過往、在愛與恨、在真實與幻想的對立與矛盾中不停漂蕩的旅程,始終無法安定。不僅在信中他一再否定自己有個確實的故鄉與往事,甚至也難以揣測他的性向,所有在身上的標籤只寫著不確定。唯一從信中確切得知他最確切的慾望,是想在眼前清潔無瑕的美好表面下,爆發一切無謂的混沌,直到自己徹底結束在這燦爛的新世界中。
造就如此強烈不確定、不存在感的力量,來自於急劇的變遷。蘇聯及其他在1991年後消失的共產國家人民,在新獨立的國家外殼之下,面對的不僅僅是政治、經濟變化,所有生活方式、言論,以及看待周邊從國家、民族或他人的態度都被迫做出很大的改變。此時的愛沙尼亞不再是蘇聯的一份子,卻也尚未投入資本主義的世界;在這轉變的時刻進行觀察,就如《邊境國》成書的1992年,不僅呈現了轉變過程中的不確定感,更藉此讓觀察者站上同時遠離一切的超然地位,讓其眼中人事物紛紛呈現其兩極與過渡狀態。
「什麼都不是」的邊緣地帶,一直是個能看清所有事物的好位子。雖然要承受缺乏歸屬的不安,卻也少了很多負擔與包袱,總能看見各種人不可見之細節與意義。然而,《邊境國》作者歐內伯魯在書後訪談中坦言,今日的愛沙尼亞在擁抱自由市場之後,早已失去了當初《邊境國》的不確定感,而徹底成為當初書中主角所仰慕又妒恨的西方世界,也將當初書中所感受的虛無與困境化為日常生活,或許也將成為將主角淹沒的那個世界。
而在鏡面另一頭的台灣呢?雖然檯面上來說仍像是個「邊境國」,但這也只是外殼。私底下的我們似乎再確定不過了,幾乎毫不抗拒地接受任何一種新世界到來,況且不管它們外表是哪一個國家,背後都可以說是西方世界。卡債、金融危機、房價高漲到無法住人……我們毫不猶豫地接收了所有發生在美好世界裡的處境,早就失去了站在超然點看待一切的眼光,卻總是嚷嚷著台灣的獨特性,同時還盡一切努力想加入別人的陣營與主義中。但願主角那封信的結尾不是鏡面兩側我們的結局:金融卡被提款機吞沒,沒有了錢,如同沒有了一切,然後天地間不管有什麼,終點都像是一片空白。
註1:世界摔角娛樂(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或稱美國職業摔角,為目前世界最大的摔角企業,節目在台灣有線電視台有固定播出。

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愛讀書 《邊境國》


2011.10.18《自由時報》愛讀書
文/Borax


 蘇聯解體前,在西歐與俄羅斯之間,有好幾個國家,包括愛沙尼亞,都曾做為「邊境國」,用以防堵共產主義擴張……愛沙尼亞作家托努.歐內伯魯(Tonu Onnepalu,1962-)以這段歷史為隱喻,藉由一封封或長或短的信箋,拼貼成故事:一名東歐譯者旅法期間邂逅年逾半百的教授,兩人之間流動著同性愛、權力與階級的角力,最終釀成無可挽回的悲劇。與克里斯多福.伊薛伍德《單身》聚焦高級知識分子主題微微相似,鏡頭卻挪至年輕譯者身上,藉由詩意滿洩的文字捕捉往事掠影,無論是愛沙尼亞獨立前,男子和老奶奶相伴的童年回憶;或是漫遊巴黎、前往阿姆斯特丹的苦味旅行,托努.歐內伯魯不在乎政治正確,著力展現東歐男子面對「差異」,內心的巨大掙扎和衝擊:是對於物質浮華的咋舌,是對於學術虛偽的嘲諷,是對於國族政治的敏感,也是對於愛與被愛的無能為力──在身分的徬徨迷惘中,每一名離鄉者,其實也似一個「邊境國」,踽踽獨行在時間與地理的虛線。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空白的投射認同

2011.10.13《破報》書評 
文/
小麻




「邊境國」(Piiririik, pays frontière, border states)在中文來說,是個描述性、詩性強烈的字眼,指涉出一個被核心所反吸兼擴張的邊陲之境,的默索;在歷史上,指兩次世界大戰間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羅馬尼亞等國,名稱出自西歐的邊境國政策,是個內含強烈區域政治性的專有名詞。出身於愛沙尼亞,生活流竄在多國間的作家托努,其書《邊境國》以微小的書信篇幅,娓娓道來身為「邊境人」對西歐(在文中特別以法國為象徵)擺盪與投射下的默索生命狀態和邊陲國際的宿命。
或者更謹慎地說,《邊境國》是在處理全球化過程底下,始終作為邊陲區域中的個人生命,如何在智識上尋求模仿、被「世界文學」反吸,以及在認同上的退化,乃至於最後站立在池畔,投射的目光只能落回窮途的空乏。就連各國讀者臆測許久的敘說者性別,以及在性別確認後的同性戀情節,不過是目光投射反映的鏡像,他寫:「我等著……一個預兆,讓我知道我有權進去。」但另一個嚴肅的指控可能藏在背後,是邊陲區域知識分子的崇媚鬼魅,這個知識份子的權力是被讓渡還是被剝奪,托努說:「整個東歐都變成了妓女……我們是文明的。我們知道歐洲是什麼。我們讀過傅柯。」多麼嘲諷,卻連站在台灣的學者可能也莫名被點名。


2011年9月14日 星期三

永遠的下一站


《永遠的下一站─盛正德詩畫集》
即日起在有河BOOK、小小書房、唐山書店
尖蚪、學校咖啡館搶先上架
9/24日全面上市,各大書局均售

「想像溫柔、想像浪漫
想像一切性、愛或死亡
像街頭二輪電影
光影交錯著荒謬的故事」


「愛情什麼時候熄滅?
在暖風吹過的晚上
希望何時用罄?
在流浪街頭的黃昏」


「然而我知道
人間孤寂的重量是相同的」




內容簡介
  藝術家盛正德長期致力於畫作及文字,探索人的存在與孤寂。其創作不論詩或畫都充滿影像與故事,串連起來猶如一幕幕寓意深遠的電影。自言要讓「虛幻的時間在指尖流動,喃喃敘說不曾聽聞的故事」。近十年來他化身「沒有行李的旅人,於夜晚的街頭獨行」,以七十餘幅粉彩畫與一百多首詩作,引領讀者進入黑白灰的世界,在光與暗之間遊走,傾聽所有曖昧與神秘的足音。四十多年創作歷程之後,終以最純粹的形式,將光陰一筆一筆譜成絕美篇章,繼而「舉手輕揮,不是呼喚旅人,而是向溜走的時光告別」。

作者簡介 
盛正德
  無從選擇地出生於水瓶座,隨著時間的流逝,瓶內的水逐漸蒸發,敲打出的音階也就不同了。年輕時畫著大幅的油畫,如今畫了好一陣子的油性粉彩,華麗的色彩不見了;畫面常是回首看見燈火闌珊處的景緻。不知幸或不幸每天仍在動筆──畫筆或中性筆──頑固地不用電筆。
  除了作畫寫字之外,喜歡看書及電影,近十年畫展少了些,另在社大講藝術電影,希望能聚集更多同好共賞、共談。
  生活中大部分時間都是獨處,不,不是獨處,總有狗狗相伴,常和狗狗說些莫名其妙的話,狗兒們歪著頭用充滿疑惑的眼睛看著我,說到後來自己也迷惑地不知所云。
  等水瓶乾涸了,語言、文字與畫,也會一起消失。這世界只有遺忘才是常存不變,寫詩與作畫只是讓自個兒的遺忘能稍緩片刻吧。

  一九四五年出生,作畫四十餘年未輟。
  著作有:《有條河名叫中港溪》文化局出版
      《覡者妖言》彩藝得出版
      《以畫療傷》心靈工坊出版
      《時間的影子》心靈工坊出版

內文選錄

2011年9月9日 星期五

《邊境國》譯後記/梁家瑜


  其實已經翻完了,我一切都已徹底迷糊,說真的沒什麼好說的。再多說,那就純粹是出於一種惡劣的心態與習慣──喜歡說話。
  
  愛沙尼亞……說這本書是第一本中文的愛沙尼亞文學翻譯,好像很偉大……但當我在從羅馬出發的飛機上,正要前往立陶宛時,腦子裡不斷出現的是我自己古老幽遠的回憶,我兒時的早餐桌,大約十歲吧那時候。每天早上,我爸都會在吃早餐時聽廣播──那時還沒有第四台。早晨的新聞廣播總以慷慨激昂的管樂曲開始,The William Tell Overture。國小五年級,總感到外面的世界很刺激,總想著有天我要出去闖蕩;新聞聯播那時老提到愛沙尼亞、立陶宛、波羅的海三小國什麼的,穿插在沒完沒了關於北京的動盪新聞中。整個世界似乎都在變,在動盪,激動人心。那年一九八九。
  當然我沒那麼快出去闖蕩,我還得看兩年七龍珠;聽說聖鬥士星矢有北歐篇,但我就是沒機會看。
  所以,很搞笑的是,在我踏上波羅的海三小國的土地,走出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的機場,看著那藍得有點濃郁又過分清澈的天空時,腦子裡閃過的,竟然是聖鬥士星矢的北歐篇,一段我從沒看過的故事。

2011年8月20日 星期六

邊緣者的呢喃


2011.08.06《中國時報開卷版》書評
文/何致和(作家)

正如書名所示,愛沙尼亞作家歐內伯魯這部創作於1993年的作品,可說充滿來自「邊緣」的聲音。

愛沙尼亞人口僅一百多萬,1991年始脫離蘇聯獨立。小說敘事者從這個東歐波羅的海小國來到巴黎,在文化政治與社會經濟面上,很難不被自居歐洲中心的法國人以「憐憫的眼神」視為他者。而主角若隱若現的同性戀情關係,亦讓他在這個由異性戀主宰的感情世界中,落到了邊緣的地帶。

雙重邊緣的身分還不足描述這部小說敘事者的位置。主角雖在邊緣發聲,卻沒有企圖進入中心,反而選擇以書信體的形式,讓敘事位置更加往私密的角落靠攏。離散者的書寫似乎經常可見此種寫法,他們不敢奢望多數人傾聽,從頭到尾只抓住一個人訴說。如此的拘謹與親暱,反而能讓作者在文字上縱情肆意,擺脫主流小說線性的情節推展,甘願以唯美到近乎詩的筆法,耽溺在邊緣特有的那種自我反覆敘事中。

《邊境國》說的是兩種身分的不安定狀態,我們仍能從那充滿飄泊與蒼涼的呢喃中,聽見敘事者對「存在」的微弱呼喚。不分差異,每個人都活在這個地方的中心,也都居於另一個地方的邊緣。該如何確定我們真有在這些地方存在的權利?這本來是有關本體與認同的哲學問題,歐內伯魯卻以美學技巧揉入充滿抒情調性的小說,可以仔細傾聽。

2011年7月31日 星期日

《邊境國》攝‧影展


配合第一本愛沙尼亞小說《邊境國》在台出版,八月份一人出版社與學校咖啡館合作舉辦一系列「邊境」為主題的活動,包括網路徵件的攝影展,及以邊境為主題的沙發電影院,精選三部在台灣難得有機會欣賞的經典作品,歡迎一同來跨越現實與想像的邊境。





《邊境國》攝影展
2011.8.10 - 2011.8.26

開幕酒會2011.8.12 Fri. (免費酒水茶點)
PM7:00 開幕
PM8:00 電影放映

                       

邊境影展展覽期間每週五 PM8:00 (百元低消入場)
放映三場+映後座談 

8/12
地下社會 (Underground) 1995
導演:艾米爾庫斯杜力卡 (Emir Kusturica)

8/19
鸛鳥踟躕 (The Suspended Step of the Stork) 1991
導演:安哲羅普洛斯 (Theodoros Angelopoulos)

8/26
阿拉斯加之死 (Into the Wild) 2007
導演:西恩潘 (Sean Penn)

2011年7月29日 星期五

邊境國 Piiririik

我知道我正敲著不可能的門,
一扇永遠不會開啟的門。
我也知道儘管邊境看起來像是透明的,
卻是真實的,而奇蹟也不會發生。


你是我的鏡像,我的雙生,以及我的對偶……看,這是我的故事,輪到你如此說,為的是紀念我……


波羅的海議院(Baltic Assembly)年度文學首獎(1993年)


上世紀便已被翻譯成十四國語言,迄今已有十八種語言譯本,是愛沙尼亞獨立以來被翻譯成最多國語言的小說。


內容簡介:
一個來自東歐的譯者,拿了法國政府的補助金,來到巴黎編輯並翻譯一本詩集,卻陷入了與一個年逾半百的法國教授(法蘭茨)的戀情;就在他的補助即將告罄,居留權將告結束之時,法蘭茨提議用他的影響力讓這個譯者留在法國,住在他家。當主角明白了自己已成了法蘭茨的禁臠後,在一次情緒的爆發中,冷靜地下藥謀殺了法蘭茨,之後揚長而去,逃脫法外,不知所終……


至少他是這麼說的,在敘事者寫給一名義大利男子安傑洛的信件當中。

至少他叫他安傑洛,從信件看來。

整本小說,表面上看來是敘事者寫給安傑洛的信,沒完沒了的傾訴。在信中,作者透過主角的傾訴,描繪了從一個東歐人的視角,面對西歐的富裕與虛無時,既批判又羨慕的情緒。但作者更將這種觀點延伸到人與生物、男性與女性、宗教與文明、歐洲與世界之間矛盾關係的探討。正如同「邊境」這個主題,主角不斷地面對自己在夢想的新世界中的不存在狀態(non-existence),並讓這個狀態延伸到整個存在的所有層面。

在原文中,小說並沒有清楚地說明主角的性別,因此許多愛沙尼亞讀者從異性戀的角度讀過大半本後,才發現其中可能隱含同性戀情的指涉。事實上,整本小說對一切事實都保留在虛實之間,這也是小說主題──邊境──的另一層詮釋:在又不在,真又不真。

作為愛沙尼亞脫離鐵幕後第一代也是最受矚目的作家,本書是作者對愛沙尼亞獨立、開放邊境、加入歐盟後,所有愛沙尼亞作家面對的身分認同與溝通問題的深刻反省。對照台灣,本書具有特殊的──從他人眼光重審自身的意義。


作者簡介:
1962年生於愛沙尼亞首都塔林(Tallinn),托努‧歐內伯魯在蘇聯體制下經歷過整個青少年乃至青年時期,1985年結束在塔圖大學(Tartu Ülikool)生物學方面的學習後,便投身寫作。除了創作與翻譯外,還當過自由記者、文學雜誌Vikerkaar的編輯、以及巴黎愛沙尼亞文化中心負責人。2006年,愛沙尼亞文學中心(Eesti Kirjanduse Teabekeskus將歐內伯魯選為愛沙尼亞共和國獨立以來最優秀的作家。

他的作品圍繞著孤獨、性、社會生活、宗教自由、權力與背叛等人性主題,並在文字風格上展現出獨樹一格的國際性-試圖讓自己的文字通過翻譯後仍易於理解,並且不執著於傳統「愛沙尼亞文學傳統」而自限於只有愛國人能了解的主題;加上他周遊列國的生活方式,讓他經常被稱為是「全歐作家」。

著有《邊境國》(Piiririik, 1993)、《價格》(Hind, 1995)、《公主》(Printsess, 1997)、《練習》(Harjutused, 2002)、《廣播》(Raadio, 2002)、《法蘭德斯日記》(Flandria päevik, 2008)、《樂園》(Paradiis, 2009)、《春天和夏天和》(Kevad ja suvi ja, 2009)。

譯者簡介:
梁家瑜,英國愛塞克斯大學文學與電影碩士,旅居法國學習電影製作,現居台北。曾任國際新聞編譯與駐外特派記者。亦兼及翻譯與撰稿。第一部短片作品《不眠不休》獲歐台影展最佳製作獎。熱愛旅遊與探索未知事物。

本書預計8/13上市,全省各大書局均售

2011年7月26日 星期二

山雨欲來的眾生相


 「納粹研究」的書籍、報告汗牛充棟,詮釋者各有觀點,各有觀察。《再見,柏林》也以「觀察納粹崛起前夕的柏林眾生相」為定位,然而經過高度的藝術手法處理,不直接探討其中因素,作者伊薛伍德只寫在柏林兩年餘所見所聞,塑造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氛圍。全書以淡淡哀傷的調子行進,筆下人物,具備的共同關鍵字,便是「愁」,一堆人愁容滿面(「帶著慣有的憂愁」),對未來茫然不安,漂浮的感情世界,不定的人際關係。儘管心中有夢,或職場夢(作家、藝人),或發財夢,或結婚嫁娶、與情人天長地久廝守到老的夢,但想到前景,輒愁眉不展。即使奧托這個角色,出場之初,淘氣、純真、身姿流暢優雅,似乎是全書難得一見的陽光男孩,然而隨著情節開展,我們才發現,他和母親之間忽冷忽熱的相處,不時歇斯底里相對,讓他們變成作者所謂「惡鬼上身的一對狂人」。 

 這些人生活在柏林,一座不快樂的城市。作者藉一句對白,來反襯這分不快樂:「一個靈魂能擁有如此的生命力,讓他即使身處柏林這種地方也能感到快樂。」這是某個角色對「我」的贊嘆。全書經常藉著這類看似不經意的話語,來表達寫作者的想法。伊薛伍德雖然政治立場明確,也並非完全不評論,只是更慣以寓意暗示。例如拳擊比賽,本來就是娛樂事業,勝敗早定,表演而已,偏有觀眾當真,甚且私下對賭、爭執比賽結果。作者寫道:「這政治上的寓意相當令人沮喪:這些人可以相信任何人或任何事。」是的,可以相信任何人或任何事,當然包括煽惑力一流的希特勒,因此作品裡無意解析德國人民的性格,卻就在這簡易一句話裡暗示。又如最後一篇,寫1934年初,希特勒上臺組閣,局勢益發紛亂。藉書中人物之口,作者表達了這分憂心與失落:「有時我幾乎絕望,似乎有一種邪惡、一種疾病在感染今日的世界。」說這句話的人,名叫布林克,少年感化院的教師。他們談到自由,敘述者「我」針對感化院少年不會逃跑一事,不解問道,追求自由不是人類天性嗎?布林克答得妙:「或許在德國人身上,這種天性從來就不強烈。」──這句話用了「或許」兩個字,作者不給答案,僅揭示一種可能,是否如此,讀者自行想像。全書最後一句「即使到現在,我仍然無法完全相信這一切真的發生過。」彷彿驚嘆號,沈重有力,又像刪節號,留白餘韻,引人沈思。

文/果子離
臺灣新竹人,現居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著有《一座孤讀的島嶼》(遠流)、《五年後同學會》(合集)以及歷史著作十餘部。耽戀文字,酷嗜閱讀。除了幾個專欄,大部分的書寫均張貼於部落格「流離思索」(http://blog.roodo.com/giff)。

2011年7月8日 星期五

踀於歷史內外的異鄉人

2011.07.08《破報》書評 
文/
小麻


 如果要說最不滿電影《摯愛無盡》的什麼,約莫就是影像中難以呈現作者伊薛伍德文字佈局中無所不存的旁觀感。《單身》(A Single Man)書中的喬治,儘管已第三人稱書寫,但文中的全知者卻更恰當地被理解為喬治(或伊薛伍德本身)對己身的疏離旁觀。這樣的書寫情境,在《再見,柏林》中同樣存在,愈加蔓延到這名英國人身處納粹成形前夕的柏林時,對內及外的觀看,包括他將猶太富人派對描繪為「一場災難的彩排,宛如時代終結前的最後一夜」,或者「我在一間店的鏡子中瞥見自己的臉,驚駭地發現自己正在笑。」諸如此類人際間與自我的解離,似乎成為伊薛伍德處理文字對象慣常的情緒,而這也正是伊薛伍德最令人沉溺的描繪特質。除卻作為外來者的抽離(他幾乎一輩子都在做為一名「異鄉人」),更包含了同性戀者在二十世紀初期的社會排斥,所形成的認同狀態,因此,伊薛伍德在正對著作為近代歷史悲劇的納粹奪權事件時,其冷靜的態度卻帶入了富饒的人性,迥異於後代重新正名猶太屠殺書寫上的窘境。伊薛伍德之得以未被卡入歷史,是因為他已將自己翻縫在時代的內裏之中。

愛讀書《再見,柏林》

2011.06.28《自由時報》愛讀書
文/新房客


英國作家克里斯多福.伊薛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1904-1986)習慣投射自身經驗,注入小說培養皿以為情節養分,《再見,柏林》便是其半自傳體小說,反映一次大戰後的柏林社會,藉由剪影周遭旁人的生活情態,隱約透露納粹活躍前的詭譎氛圍。採第一人稱寫法敘事的小說,從愛嚼舌根、與房客「搏感情」的德國房東談起,分章各節皆有其主題人物,無論是魅惑眾生,又屢屢星夢破碎的現實女孩;既糾結而疏離,各取所需可勢必無疾而終的同志戀人;真實呈現德國底層的諾瓦克一家,窮影籠罩下的愛恨親情;富裕且自我的猶太千金,擁有的一切轉瞬都將失去……如同伊薛伍德開頭提到的「我是一台不閉快門的相機」,各階層人物應對生活難題的方式,都被他活靈活現地記錄並沖洗,曬印出柏林從歌舞昇平沒入黑暗前的光影。

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邊境國》攝影徵件

從登機到下機,從啟程到抵達,我們在未曾停歇的旅途中,在起點與終點間,一道又一道國界,在椅背後的螢幕上,在攤開的地圖上,被飛機刺穿,被手指劃過。

但邊境,誰看過了?

配合第一本愛沙尼亞小說《邊境國》在台出版,我們徵求以「邊境」為主題的攝影作品,不論那指的是一個人的肌膚,一根槍桿,一個印章,一張簽證,一道風景,只要能說明「邊境」在你心中是什麼,通通歡迎!

《邊境國》選書翻譯梁家瑜及一人出版社將於投稿作品中挑出優勝作品一幅,附錄在八月出版的《邊境國》一書中作為插圖。並將另挑出五到十幅佳作,一同於八月在學校咖啡館地下室舉辦攝影聯展。

徵件辦法:

徵件主題:
現實或想像的邊境

參加方式:
一律採網路投稿,請於7/20前將照片檔案寄至alonepublishing@gmail.com
主旨需為[報名邊境國攝影徵件_你的大名]。

限作者本人報名。

徵件期間「交件檔案大小3MB以內」。
單幅或系列作品皆可,系列作品以不超過三件為限。
請保留作品至少解析度300dpi的原稿,以利作品獲選後之正式交件與輸出。

需附上作者真實姓名/暱稱/電話/住址/聯絡e-mail
及作品名稱與100字以內的作品說明。

活動相關時程:
徵件時間:即日起-7/20
得獎名單公布:7/31
佳作聯展:8/10-8/26
活動獎項:
優勝作品一幅,可獲獎金一千元整及新書兩本。作品並將附於《邊境國》一書中作為插圖。
佳作五到十幅,連同優勝作品將於八月在學校咖啡館地下室聯展,並各致贈新書一本。
優勝及佳作得主同時可免費參與八月在學校咖啡館的《邊境國》系列影展活動。

注意事項:
主辦單位保留作品上刊網路與否權限。
得獎作品如有冒偽身分、抄襲,經查證屬實,一律取消資格,獎項不予遞補。已領取獎項者,主辦單位將追回原獎項獎品。其違反著作權法令等部分由參賽者自行負責,概與主辦單位無關,但另外涉及詐欺等民事、刑事時主辦單位有權追究及告周知。 
入選作品,作者即同意授權主辦單位,以推廣目的所進行之衍生紙本或數位出版物所訂定之合作與轉載,以無償、不限地域、時間等方式,提供網路瀏覽。優勝作品並同意授權出版社作為插圖無償置於《邊境國》一書中。作者若不同意前述條款,請勿投稿。
本活動因故無法進行時,主辦單位有權決定取消、終止、修改或暫停活動,並不另行公告通知。
主辦單位保有任何修改本活動條款及細則之權利。
其他未盡事宜,悉依主辦單位相關規定。

2011年5月6日 星期五

學校咖啡館沙發電影院_克里斯多福‧伊薛伍德月

學校咖啡館將於整個六月,每週三晚上八點,放映克里斯多福‧伊薛伍德代表作《再見,柏林》改編之經典電影《酒店》(Cabaret)。本片由由歌舞片知名導演鮑伯佛西執導,能歌能演的一代名伶麗莎明妮莉主演,1973年入圍奧斯卡十項大獎,獲得最佳導演與女主角等八項大獎。(本片預告)



五月底(5/20 21:00及5/28 14:00)則以克里斯多福‧伊薛伍德另一代表作《單身》改編的電影《摯愛無盡》(A Single Man)暖場。本片由知名設計師湯姆福特執導,柯林佛斯主演,以極其唯美的手法描繪浪漫的同志情感。(本片預告)




一律低銷入場

《酒店》有河Book特別放映場

地點:有河Book
時間6/3 (五)  PM 20:00
導演Bob Fosse
主演Liza Minnelli


注意事項:
1. 本活動酌收場地費200元/人,河友8折河親免費(請注意河親卡是否逾期),現場購書者,場地費5折優惠。
2. 限座15名,請電話報名:2625-2459
3. 當天書店營業至7點,活動期間僅供應瓶裝飲料
4. 映後由有河Book店主及影評人686及《再見,柏林》翻譯劉霽隨興座談

《再見,柏林》所改編的電影《酒店》(Cabaret),由歌舞片知名導演鮑伯佛西執導,能歌能演的一代名伶麗莎明妮莉主演,1973年入圍奧斯卡十項大獎,與入圍十一項的《教父》各領風騷,最後《教父》抱走最佳影片等三項大獎,《酒店》則抱走了最佳導演與女主角等八項大獎。兩片同成影史經典。

P.S.向隅者別懊惱,《酒店》也將於六月固定每週三晚上八點在學校咖啡館放映,低銷入場。

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

再見,柏林 Goodbye to Berlin

「我是一台不閉快門的相機,
完全被動,不斷記錄,毫不思考。」

黑夜降臨前最燦爛的黃昏

「精確描繪出一個正邁向沉淪的社會。」─喬治歐威爾

《時代雜誌》、美國國家圖書館皆評選為二十世紀百大英語小說

《單身》作者克里斯多福‧伊薛伍德最知名的代表作,以冷靜旁觀之眼,觀察芸芸眾生伴隨納粹崛起前的德國邁向沉淪,一窺柏林紙醉金迷卻黑影暗伏的生活。


關於本書
小說出版於1939年,為一本半自傳體小說,筆觸冷靜尖刻卻栩栩如生。小說家正逢第一次大戰後德國社會歌舞昇平,卻面臨經濟崩潰與政治動盪陰影逐漸逼近的年代,透過幾位不同階層的人士折射出納粹崛起前夕柏林的社會氛圍。此書後來與同樣描寫30年代柏林的《Mr. Norris Changes Trains》(1935)被合稱為《柏林故事集》(The Berlin Stories),並同時被美國國家圖書館與《時代雜誌》評選為二十世紀百大英語小說。

《再見,柏林》於1951年首度被改編為百老匯舞台劇《我是照相機》(I Am A Camera),接著1955年被改編為同名電影。但更為轟動的是1966年根據同書改編,並獲得東尼獎的音樂劇《酒店》(Cabaret)。1972年知名導演鮑伯佛西重新融合音樂劇及小說菁華,拍成電影版《酒店》,並找來麗莎明妮莉扮演全片重心莎莉鮑爾斯,塑造出影史最令人難忘的女性角色之一。隔年在奧斯卡獎與《教父》同台競技,榮獲最佳導演與女主角等八項大獎,攜手與《教父》成為影史經典。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六章,每章聚焦於不同的人物,可以短篇小說觀之。全書以英國作家伊薛伍德在柏林的生活經歷和對周遭人物的觀察貫串,大略按時序層層推展,人物在章節間穿插,並隱隱帶出外在社會環境的變動,因此亦是一本完整的長篇小說。

第一章概觀伊薛伍德在柏林落腳的出租公寓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包括三姑六婆的房東施洛德、酒吧的調酒師巴比、歌手麥爾及伴遊小姐柯斯特,幾人在公寓中上演猶如舞台劇的生活。

第二章則將焦點放在英國女孩莎莉鮑爾斯身上。她在柏林的俱樂部唱歌,一心想成為大明星,不斷追求名聲、金錢與愛,卻屢屢遭受挫折與背叛。作者描繪出一個既純真又世故,既堅強又脆弱,現實拜金卻又活在夢幻中的女人,塑造了文學史甚至電影史上都令人永難忘懷的女主角。

第三章描述英國人彼得和德國人奧托兩個男人間的同志情感,他們倆個性、背景、觀念都大不相同,彼此需要卻又難以相處,不管是兩人的性格或整個社會環境都注定了這段感情的結局。

伊薛伍德於第四章所敘述的這段時間中,出於經濟因素寄居在貧困的諾瓦克家。諾瓦克一家人為生活所困,成天吵鬧不休,對彼此充滿又愛又恨的矛盾情感,宛如德國社會縮影。最後做為家庭支柱的母親入住療養院,整個家庭也逐漸分崩離析。

不同於前一章描繪下層階級,第五章則觀察上流社會的猶太人:在柏林擁有連鎖百貨的豪門藍道爾家。主要人物為我行我素的千金小姐娜塔莉亞,及自傲卻背負著猶太人黑暗過去的堂兄伯恩哈德。他們擁有一切,卻也隨時可能失去一切。

最後一章綜觀納粹掌權前後不久的社會轉變。有人失勢,有人得勢;有人離去,有人留下,也有人消失。而整個德國與世界的沉淪已無可挽回。

作者簡介
克里斯多福.伊薛伍德 Christopher Isherwood(1904 ~ 1986)
出生於英國西北的切希爾。曾就讀劍橋大學,但中途輟學。也曾短暫於倫敦國王學院研習醫學,但1929年決定隨詩人好友奧登(W. H. Auden)前往柏林,在當地待了四年,正好見證納粹在德國的興起。離開德國後曾旅居歐洲各地,包括葡萄牙、荷蘭、比利時、丹麥。於1939年來到美國加州,二次大戰也隨即爆發,餘生即定居於此。

伊薛伍德與洛杉磯藝文界多所往來,也曾參與編劇工作,並持續寫下多本小說。在風氣未開的當時,同志身分亦廣為人知,與畫家唐巴卡迪(Don Bachardy)至死不渝的戀情蔚為佳話。

伊薛伍德的作品以自傳色彩濃厚著稱,甚至不避諱直接以作者本名作為書中敘述者的姓名,但也曾謂書中的伊薛伍德未必就等同於現實中的伊薛伍德。其餘代表作品包括《單身》(新經典文化)、Mr. Norris Changes Trains(又名 The Last of Mr. Norris)、All the Conspirators、Prater Violet、Down There on a Visit、A Meeting by the River與短篇小說集The World in the Evening等。

譯者簡介 

劉霽
清華大學中文系畢業,英國Essex大學文學與電影碩士,以讀小說看電影為本分。欲探討個體的意義,同時分享自己的偏好,於是創立一人出版社,總是把創作與出版混為一談。譯有《影迷》。

本書定2011年5月12日上市,各大書店均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