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秀場後台》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秀場後台》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5月8日 星期三

【愛讀書】 《秀場後台》


2013.05.06《自由時報》愛讀書
文/Yann Tiersen

被譽為法國國寶級女作家的柯蕾特(Sidonie-Gabrielle COLETTE,1873-1954),在結束第一段婚姻之後、成為龔固爾文學院院士之前,曾有一段到各地秀場巡迴演出、以求溫飽的時光。雖然身為舞台上魅惑眾生的演出者,柯蕾特卻不寫演出時的劇碼或觀眾反應,反藉其敏銳而感性的觀察,細膩捕捉後台眾生相:演出前在陌生小城的短短散步休憩、「旋轉木馬」般無趣對話迴圈、縫紉間裡舞者們彼此挨擠著的「做為俘虜的愉悅」、年輕舞孃散場後急忙為孩子哺乳,以「一個舞者的經典姿勢」……在衣香鬢影背面的飢寒交迫、掌聲所鼓舞不了的收入微薄,柯蕾特寫活了藝界人生「朝熱情的幻影奔跑」所需闖歷的疲憊與心酸,溶解在他人注視中的愛與無愛,其文字除了像鏡頭拍攝表演者群像,亦將伴奏女郎、女收銀員等旁側角色深刻繪出,間接為20世紀初期法國秀場歌舞俗文化留下了珍貴的側記。

2013年3月11日 星期一

秀場後台的千姿百態─讀書會+電影欣賞@永樂座


春暖花開三月時,呼朋引伴來讀書
一人x逗點x漫步x麥田x八旗x蜃樓x櫻桃園
法國x美國x香港x台灣x南韓x俄國
六國文學+七家出版社+八場精彩讀書會+一場電影欣賞

從童話到舞台,從國族到漫畫
空前組合+全新主題
編輯+譯者+作家 聯手帶讀
永楽座台大店 2013第一季讀書會 正式登場!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244巷14號2樓
電話:02-23686808
時間:每週二晚間7點30分至9點30分


讀書會詳情及報名聯結

讀書會首檔3/12即由一人出版的《秀場後台》打先鋒,本書選書及翻譯陳虹君將親自導讀,並分享她對柯蕾特的瞭解及在巴黎的見聞心得。

同週週五3/15晚上七點半,也將搭配放映入圍坎城影展並獲得最佳導演的電影Tournée》。此片是《潛水鐘與蝴蝶》男主角馬修亞瑪希自導自演作品。馬修亞瑪希亦是陳虹君的好友,對法國歌舞秀場文化心儀已久,也受《秀場後台》一書多所啟發,終於醞釀出此一佳作,同時也無意間牽起作家柯蕾特與譯者陳虹君間跨越時空的關係,詳細情況可見《秀場後台》譯後記

影片欣賞:
(百元入場,含飲料一杯,沒參加讀書會的朋友亦可直接參加)

巡演(Tournée)
導演:Mathieu Amalric
片長:111 分鐘
又名: 舞娘人生 / 豔舞環遊法蘭西

《潛水鐘與蝴蝶》法國名演員馬修亞瑪希自導自演,入選坎城影展競賽片作品。

Joachim原是一個生活在巴黎、事業成功的電視編劇。四十歲生日的凌晨,他決定放棄一切──孩子、友人、敵人、愛情與遺憾──去美國從零開始。之後,他帶領「新滑稽豔舞團」(New Burlesque)回到故鄉進行巡演。豔舞團團員因Joachim而對法國巴黎充滿嚮往。幽默的表演和脫衣舞娘豐滿的身材令男女老少沉迷不已。儘管下榻的旅館平庸不堪,音樂乏善可陳,又缺乏資金,女演員依然營造出了新奇、熱情而歡樂的氣氛。但是,他們決定在巴黎演出壓軸戲,將巡演推向高潮的夢想破裂了:Joachim的老“朋友”背叛了他,取消了其預定的演戲場所。巴黎之行似乎註定來去匆匆,過去種種傷感的回憶突然被揭開……



2013年3月4日 星期一

《秀場後台》譯後記/陳虹君


二零零八年秋天開始,我經常受邀到一位導演朋友家作客,料理的空檔,聽著他抱怨因軋戲太多無法為自己的下一部電影專心作導演功課……執導過四部影片,當導演才是他的畢生志願,演戲只是養生活、餬口的手段,他最常掛在嘴邊這樣說。

原來,兩年前這位導演朋友已經在籌劃、佈局新作,劇本也因為各種人世際遇更動過無數次。然而不變的是,他想重現秀場的風華。很老派地,他依舊憧憬在法國俗文化中頗具地位、而今凋零不復見的巡演式歌舞秀,更著迷那些「夜間工作」的人們與其生活狀態。

一天,他唸了一段話:「……我們奔跑,朝快速求生的幻影奔跑,朝熱情的幻影奔跑,朝工作的幻影奔跑,跑向無需思索的幻影,跑向不留任何遺憾、悔恨甚至記憶的幻影。」這就是他一直想要在新作劇本裡保留的情緒啊!只是他尚未遇到中意的巡演隊伍與戲碼,開拍時間再次延宕。

而我,就這樣,與柯蕾特相遇了。透過文字,我首先進入了二十世紀初的歌舞秀場世界。

她的文字令人著迷。她的語言清麗新穎,是描述感官世界的能手。又善於捕捉人物內心世界的瞬時變化,細膩地描繪大自然中的聲、色、味道。我開始摸索,進而認識這名前衛、無所畏懼,曾經針尖麥芒地反駁出版社:「名作家(安德烈.紀德)自砍身價,別人還能指望拿多少,不是明擺著要餓肚子?」的法國國寶級女作家。《秀場後台》這本一百多頁的小書便是柯蕾特結束第一段婚姻之後,為了有足夠的經濟來源保障她想要的生活,到秀場演出默劇與舞蹈的巡演筆記。她利用排練的空檔、飯間等待的時候或是火車旅途間,在撕下來的報紙、餐巾或是不知名的碎紙上書寫,寫下秀場藝人們的汗水、疲勞、吃不飽、爭寵與妒忌……這些隨筆當時都發表在巴黎《晨報》的一個名為「一千零一個早晨」專欄裡的「秀場系列」中。她一個月給報社供稿兩次。最後於一九一三年出版成冊。

柯蕾特不要餓肚,她要享受,享受存在的華美,甚至荒唐。柯蕾特當時最知名的兩齣默劇是《埃及夢》(Rêves d'Égypte)與《肉慾》(La Chair)。也就是在巴黎紅磨坊演出《肉慾》一戲時,她冷不防地全裸示眾,造成轟動。然而該劇也從此在巴黎遭到禁演。柯蕾特的「醜聞」還不止於此,她竟然戀上了一位花名「蜜西」(Missy)的女演員,身邊同時也還跟著一位情人!

時序轉入二零一零年,導演朋友的電影長片終於殺青。再次聽到柯蕾特的名字,是某天晚上,法語國際廣播頻道傳來柯蕾特的童年故居即將遭到拍賣的消息。接著,文學界、影視界深具名望的人們積極發表捍衛故居的講話,動員籌款,斡旋文化部出手買下云云……

事件喚回我當初閱讀柯蕾特的記憶。還有曾經閃過的疑問:法國文學歷經了新小說與結構主義,為什麼對柯蕾特(從來劃不進文學圈的任何一類)的熱情始終不減?在法國如此多產又廣為人知的作家,為什麼中文世界對她的認識則相當有限?

導演朋友的新作為他贏得了第六十三屆坎城影展最佳導演。我在另一個城市替他欣喜,同時浩浩蕩蕩地展開翻譯引介柯蕾特秀場時期隨筆的工作,一個讓我再次時空穿越的美好差事。

柯蕾特的故居在眾人的聲援下,獲得復興保存,即將於二零一三年底正式以作家文學館的面貌對外開幕!


2013年1月21日 星期一

秀場後台 L’Envers du Music-Hall

2013台北國際書展期間粉墨登台

我們奔跑,朝快速求生的幻影奔跑,朝熱情的幻影奔跑,朝工作的幻影奔跑,跑向無需思索的幻影,跑向不留任何遺憾、悔恨甚至記憶的幻影……


觥籌交錯、歌舞昇平的黃金年代,巴黎世紀才女投身最誘惑人心的享樂與最切膚之痛的生活,在光與影之間一筆筆描繪出完全屬於法國人的《午夜巴黎》


法國最特立獨行、才華洋溢的國寶級女作家柯蕾特,將其在秀場巡演的見聞百態化為詩意文字,如實再現了絢麗多姿的歌舞背後,默默不斷上演的辛酸淚水與愛恨情仇。



內容簡介
《秀場後台》是柯蕾特結束第一段婚姻之後,為了有足夠的經濟來源保障她想要的生活,到秀場演出默劇與舞蹈的巡演筆記。她利用排練的空檔、飯間等待的時候或是火車旅途間,在撕下來的報紙、餐巾或是不知名的碎紙上書寫,寫下秀場藝人們的汗水、疲勞、吃不飽、爭寵與妒忌……這些隨筆當時都發表在巴黎《晨報》的一個名為「一千零一個早晨」專欄裡的「秀場系列」中。她一個月給報社供稿兩次。最後於一九一三年出版成冊。

柯蕾特憑其細膩的眼光,生動刻劃出光鮮亮麗的舞台後,一個個隨秀場巡演維生的小人物,以他們細細瑣瑣的喜怒哀樂,重現了在法國俗文化中頗具地位、而今卻已凋零不復見的巡演式歌舞秀場的風華。

作者簡介
西多妮-加布里葉.柯蕾特
Sidonie-Gabrielle COLETTE (1873–1954) 

二十世紀初最才華洋溢、特立獨行的法國女作家與前衛舞蹈家。得到過同時期最偉大作家們的敬意,如:紀德、尚.考克多、莫里亞克;也受到更年輕一代作家:路易.阿拉貢、沙特、西蒙波娃等的尊敬;後者更稱她為「了不起的女神­母親」。1945年被選入龔固爾文學院(Académie Goncourt)院士,成為法國最高文學院第一位女院士。

柯蕾特活了八十一歲,自言「人生就是一個打破禁忌的過程」。柯蕾特是那個時代最瘋狂的女性,甚至搶盡同時代另一位名女人香奈兒(Coco Chanel)的風頭,不管在工作或感情生活上都曲折離奇,饒富傳奇色彩。她奔放洋溢的才華毫不保留地在寫作與歌舞表演中呈現,輕鬆自如地遊走於高雅與低俗之間。為生計可在紅磨坊(Moulin Rouge)、女神遊樂廳(Folies Bergères)等歌舞秀場演出,也曾開設美容院,同時於奔波忙碌的現實生活裡,她仍然堅持寫作。

一生著作了七十三本書,風格多樣,難以歸類,但一貫保有女性獨特的視角,揭露脆弱者命運的乖舛,同時勇於表達一種肯定而歡快的女性哲學。代表作有《克羅蒂娜》系列、《女流浪者》(La Vagabonde)、《母貓》(La Chatte)、《琪琪》(Gigi)。

譯者簡介
陳虹君
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影像美學研究所畢業。近年來回於巴黎與台北兩座城市之間。熱衷地緣政治,關心人類生存境遇,多次編譯影像與社會政治相關文章。譯有法文紀實報導與分析類書:《黑暗大佈局─中國在非洲的經濟版圖》(早安財經)、小說《出事 情》(一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