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她殺了時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她殺了時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2月20日 星期二

她殺了什麼時代:日本新浪潮電影欣賞


導覽座談(免費入場)
什麼時代:淺談日本電影新浪潮
2/24(六)15:00~16:00 @誠品R79藝文沙龍
講者:詹正德(影評人,著有《看電影的人》)


電影欣賞+映後影評人座談(每場酌收入場費一百元)
精選日本新浪潮時期三位導演的三部代表作,並邀請三位影評人於映後與觀眾進行討論,由不同角度一窺日本新浪潮電影的精彩之處。


新藤兼人場
3/10(六)19:00 @讀字書店

放映影片 
《鬼婆》

1964 藍絲帶獎(第15回)最佳最佳女配角、攝影獎

「對於西方觀眾來說,《鬼婆》是繼新藤的恩師溝口健二的傑作《雨夜物語》後又一日本鬼片代表,充滿異國情調與各式各樣的符號設計;對於新藤自己而言,他期許以此進行「劇本革命」,不僅大量刪除枝微末節,從形式到風格務求簡單深刻,就連時代背景和寓言體也都只是幌子,最終《鬼婆》緊扣母親、生存、情慾三大母題,仍是新藤終其一生未變的三大關注。」

與談影評人
黃以曦著有《離席:為什麼看電影?》、《謎樣場景:自我戲劇的迷宮》



今村昌平場
3/14(三)19:00 @浮光書店

放映影片
《日本昆蟲記》

1999 電影旬報20世紀百大日片第31位
1964 柏林影展最佳女演員銀熊獎
1963 電影旬報(第37回)最佳影片、導演、劇本、女主角獎

「平凡農家女子如何由幫佣、女工、性工作者再轉換身份成為媽媽桑,從被剝削者變成剝削別人,今村昌平透過一個「墮落女性」的視角,冷眼看待戰後日本的百病叢生。」

與談影評人
鄭秉泓著有《台灣電影愛與死》



吉田喜重場
3/24(六)19:00 @微貳獨冊

放映影片
《秋津溫泉》

1962 電影旬報(第36回)十佳影片第10位、最佳女主角獎
1962 每日電影獎(第17回)最佳女主角獎

「這部描述渣男與癡情女繾綣纏綿十七年的愛情片,用季節轉換的美麗景緻與瞬息萬變的幽微人心情感遙相呼應,絲毫不讓成瀨巳喜男的絕戀經典《浮雲》專美於前,成為吉田喜重最通俗感人的作品。」

與談影評人
詹正德(著有《看電影的人》)



2017年8月3日 星期四

她殺了時代:重訪日本電影新浪潮

小野X郭珍弟X聞天祥X藍祖蔚(依姓氏筆劃排序)
聯名推薦


這本書的出現,瞬間喚醒了我年輕時對電影近乎宗敎般的狂熱,那是一種渴望革命的激情和暴烈。因為我真的相信拍電影可以拯救一個不停下墜的時代。

──小野(作家)

「她」肉身單擋全力反擊,「她」摒存呼息縱身一躍,「她」螻蟻苟活不知自棄,「她」敞胸迎向國家暴力,美帝蹂躪,資本炮火──「她」活過時代,「她」殺了時代。
此書讓我們得窺一場華麗戰鬥:日本六零年代電影新浪潮。

──郭珍弟(導演)

在台灣,這些標誌了日本社會與電影美學重要轉型的名字,時常囿於前輩大師的盛名,而被無意忽略。
這部書,為影迷和讀者撥開了一些雲霧。

──聞天祥(影評人)

一九六零年代日本影壇曾經繁花開遍,台灣的相關研究文字卻乾如沙礫,本書從斷代切入,朝巨人底層探鑽,堪稱最淺顯易懂,視野更周全的日本近代電影案頭書。

──藍祖蔚(影評人)

別砍我,死了就不能取悅你了
那我用勒的
別勒太緊
你害怕嗎?
少來了,你明明很開心
——《感官世界》
你若還纏著我,我日子會更難過
原諒我,是我傻是我瘋
我就是無法控制自己
除了妳我什麼都不要
——《赤色殺意》
那天,當你像風一般穿過我時
我受傷了,卻也明白了何謂自由
但我也知道,總有一天我會被你困住
所以這次我必須超越你
為了變得更加自由,更自由⋯⋯
——《情慾+虐殺》
我不是鬼啊
我是人啊
等等我啊
我是人啊!
——《鬼婆》(鬼婆)



四位導演、四位女性
究竟是她們殺了時代
還是時代殺了她們?


從2013年大島渚回顧展、2014年新藤兼人與其妻乙羽信子回顧展、2015年吉田喜重回顧展、2016今村昌平回顧展、到2017年六月即將登場的篠田正浩回顧展,高雄市電影館像是在拼圖,以專題影展的形式,一片一片將1960年代日本電影新浪潮的經典作品邀來放映。

日本電影新浪潮遼闊深遠,單一專題影展片量約莫十部,四、五年累積下來即便為數可觀,仍然難以全像式地進行復刻。日本電影專書《她殺了時代:重訪日本電影新浪潮》便在這個前提之下因應而生。除了收錄大島渚、新藤兼人、吉田喜重、今村昌平四位日本新浪潮代表性導演在高雄市電影館所放映過的每部電影的文字介紹及策展理念(由這四檔影展的策展人鄭秉泓撰寫),牛頭犬、李幼鸚鵡鵪鶉、張昌彥、湯禎兆、詹正德五位專業領域各異、文字風格別有特色的影評人特地為本書撰寫多篇由不同角度切入的深度導讀,插畫家大貴則是以四部與「女性殺人」有關的電影為靈感,繪製四幅帶有浮世繪風格的畫作。

她殺了時代,更具體來說,就是日文「心中」,意指殉情。大島渚、新藤兼人、吉田喜重、今村昌平、篠田正浩的作品,不只一次談到殉情。「心中」可以是讓心儀對象感受到自己愛意的激烈手段,也可以是彼此相愛卻無法結合的戀人對抗禮教社會的方式。

以「心中」為核心,對社會進行批判,這是1960年代日本電影的浪漫。《她殺了時代:重訪日本電影新浪潮》彷彿一部紙上紀錄片,想要將這個兼容革命與浪漫的年代,用文字記錄下來,這是21世紀的高雄電影館穿越時空與20世紀最頂尖的大師名導的難得相會,也是台港兩地文字工作者不可思議的集體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