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跳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跳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

兩影一書在學校──六月主題書《跳吧》


學校咖啡館六月份開始
將固定於每月最後一週週六下午舉行地下讀書會
由獨立出版社選書,並邀請作者或編輯與會分享心得
同時搭配主題書,挑選兩部相關電影於週五沙發電影院放映

六月第一檔將由一人出版社的新作《跳吧》開場
作者何献瑞也將親自出席讀書會,與讀者交流分享關於此書的種種





《跳吧》書訊







沙發電影院則將播放書中主角曾提及的兩部影展電影:

「第一部電影是一部法國片,內容講述一個專門幫名作家代筆的寫手,想要擺脫名作家,自立門戶的故事。因為導演很有名,所以吸引了滿場的觀眾。電影結束十分鐘後,第二部電影要在另一廳開始,我趁空檔撥了電話回家,外婆正要睡覺,我告訴她會晚點回去,然後匆匆掛了電話。安惠原本說第二場的觀眾應該會比較少,結果又是滿場。我想應該是放映時間剛好可以讓上班族下班後,吃完東西再來看的關係。這部西班牙電影是一個跟時機器有關的故事。被丟進時機器的男主角為了讓現實世界中只有一個自己,最後被迫殺人。兩部電影都很好看,離場時,我在觀眾評分上都給了滿分的評價。」--《跳吧》P.58







戰慄小說的秘密:影片簡介












時間殺人:影片簡介







六月份
沙發電影院 (入場費一百元,附飲料一杯)
6/15(五) 20:00 時間殺人
6/29(五) 20:00 戰慄小說的秘密

地下讀書會(免費入場)
6/30 (六) 15:00

歡迎大家一同走進學校咖啡館舒適的地下室,共享書與影的私密交會

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

中央社每週好書讀──《跳吧》


  「六年級」的小說家何獻瑞是新一代作家裡備受矚目的一位,《跳吧》是他花數年時間創作與刪修改定的長篇小說。故事藉由主角採訪一名外省老軍人,勾勒1949年台海兩岸分治前的歷史,並串連起主角赴大陸旅行遇到的形形色色各種人,組合成一部描摹兩岸當代的圖像,從後代看前代再融入當代,觀點獨特,很有可看性。

  作者是背包客網站創辦人,旅行經驗豐富,結合他年輕一代的視野,筆耕不輟,在網路上以筆名「小眼睛先生」聞名,作品曾入圍台北文學獎。在台灣當代小說還罕見處理視野橫跨兩岸的題材時,他卻敢於碰觸並花功夫寫成此書,呈現鮮明的個人獨特風格。而他不利用知名度選大出版社出書,也顯現年輕一代自我開創的活力。

  故事從上一代流亡者或這一代旅行者的經驗,去看到他們對於個人命運浮沈與處在大時代洪流下的掙扎。台灣小說一般書寫較華麗且感性見長,這本小說的敘事筆調與行文方式呈現不同風格,可以看到作者受到外國文學作品影響極大,不謹語言非常冷靜而且節制,也往往一針見血地提出犀利的觀察,閱讀起來非常輕快。


  結尾則有一點哲學性的存在主義思考,不直接說,而是不著痕跡地藉由人物敘說大時代中人人身不由己的困惑茫然、不知如何是好,最好都要靠文字書寫來抒發,才能獲得安慰;而他對兩岸當代年輕人的觀察,敏銳而真實,也破除一些成見,顯示年輕一代很有想法,很努力地闖蕩尋找生命出路,不見得是抗壓性低的「草莓族」。


原文網址: http://www.cna.com.tw/Proj_GoodBook/697.aspx  

2012年2月26日 星期日

書人物-何献瑞《跳吧》從背包客一跳跳到了小說

  • 2012-02-25
  • 中時開卷
  • 【林欣誼】

▲「背包客棧」創立者何献瑞,
近年專職寫作小說。 (陳振堂攝)
 

青年創業成功人士、自助旅行達人、知名網站「背包客棧」創辦人,這些都是介紹何献瑞時會列出的基本資歷。除此之外,他還是個寫小說的人,至今已出版4部作品,剛推出新改版的長篇小說《跳吧》(一人)。
改寫,代表一段成長經驗
《跳吧》從2006年動筆寫了整整3年,2009年自費出版。這次應出版社之邀重新出版,他痛下決心大幅刪改,從原本的22萬字腰斬到12萬字,故事節奏輕快許多。何献瑞認為,經過6年,他更知道寫作是怎麼回事了。其中刪除最多的是文青式的控訴和已經不合時宜的觀察,因此他說,這部小說也代表了歷經多年,「一段實實在在的成長經驗。」
36歲的何献瑞像個鄰家男孩,厚重的黑框眼鏡下,有一對笑起來彎彎的眼睛,恰如他在網路上的筆名「小眼睛先生」。採訪當天,他一派輕鬆地穿著運動外套、休閒長褲,剛從家裡散步出來,若再牽上他心愛的狗,這就是他閒常遛狗的樣子了。
後設結局,意在思考虛無感
《跳吧》的主角是個和作者背景相似的年輕人,一樣住在台大附近的汀州路,每天花很多時間寫作。小說描繪他在幾周之內的經歷,在瑣碎而真實的日常中,卻岔出去發生了一件又一件不尋常的事。
一開始,年輕人被介紹去採訪一名經歷過抗日和國共戰爭的老人。老人的口述自成小說中另個篇章,道盡他荒謬的一生。接著,他又受託到上海找一名老友,臨時起意的旅程,每天都有意外。一個個人物來去,回憶、夢和現實交錯,最後把他喚回台灣的,是同住的外婆突然過世的消息。
看似沒有邏輯的生活如走馬燈,組成了好看的故事情節,最後結局卻又破解這一切虛構。何献瑞坦言這個收尾毀譽參半,但他意不在後設,而是對如何看待歷史、如何面對生活這些大問題的思考。「歷史記憶可能很快被當局刷刷地洗掉了,但事情還是真的發生在這些人身上,這些人不就感到很困惑嗎?就像小說主角把人生花在根本沒有的事情上,我想塑造一種腳踏不到地的虛無感。」
最後主角縱身一跳,跳離創造出來的小說,則是作者給的一種出路:「我們終究還是活在真實生活。」
專職寫作,自謙練習型作者
眼前的何献瑞,常為了一個問題,側著頭陷入很長的思考,帶著抱歉般的笑容慢慢回答,和他筆下緊湊的節奏很不一樣。儘管小說命題很大,卻也沒讓故事變得呆板沉重。他自認不會雕琢文字,因此小說語言平實,對話有臨場感,他心目中最好的小說就是能把人深深帶入其中,「好好說一個故事。」
何献瑞為台中豐原人,原本讀理科,台大工商管理系畢業後,和同學創辦了網路公司,2004年從公司離職後便專注寫作,後來因創辦的「背包客棧」經營有成,經濟也不成問題。
他坦言,以寫作為重心,一開始很焦慮,現在心情則自在多了。他自謙是「練習型作者」,寫錯了才知怎麼改,「現在我了解自己的才華到哪裡,剩下的就是繼續打磨。只要我對生活還有熱情、對周遭人有關懷,應該還能寫出點什麼吧。」
不過,何献瑞對「專職寫作」這個稱謂感到奇怪。「我也花很多時間做別的事,比如遛狗啦、交女朋友、看電影啦,我沒有很宅。」不能否認的是,他多年來過著沒有周休的生活,每天都會認真在書桌前坐上幾個鐘頭。
和許多從文學獎起家的新一代寫作者不同,何献瑞沒投稿過文學獎,與文壇關係陌生。他大學時才接觸小說,最早因熱愛旅行而在網路寫遊記,後來覺得旅行所見有限,遊記也寫到瓶頸,便寫了一部上班族科幻小說《任意門俱樂部》(小知堂),幸運獲得出版,之後又寫出長篇小說《買張面具吧》(自費出版)、短篇小說集《線索》(九歌)。
目前何献瑞正著手下一部長篇,將描繪城市中的移民狀態。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常常牽著狗到寶藏巖的咖啡館寫作的年輕人,也將會把他生活了十多年的台北生活氣味,寫進他的故事中。

2012年1月17日 星期二

跳吧


全新面貌《跳吧》將於2012台北國際書展首賣
2/23全面上市


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能夠對我說,這些事情其實從未發生。或許是忘了,或許是說謊,但不論如何,如果真像他們所說,這些事並沒有發生,那我現在就不會在這裡。我會在自己的家裡,而外婆,也可能不會出事……





【內容簡介】
「他突然有種預感:所有人都會在這裡死掉,沒人能活著回去。他並不悲傷,反而覺得有點幸福。」
紅白相間的木門油漆斑駁,發黑的圍牆爬滿青苔,年輕小說家接受委託,來到一戶破落房舍,替眼前垂垂老矣的長者寫下一段與戰亂有關的回憶。故事尚未結束,老人卻不知所蹤。小說家一邊整理著遺留下的紛亂敘述,一邊面對生活,卻發現生活和老人的回憶逐漸交會,彷彿自己不只是寫故事的人,更成為故事裡的角色,再也走不出去……
他寫下的,究竟是別人的記憶,或是自己的人生?


【本書特色】
‧歷年作品曾獲博客來年度百大網友好評書、九歌新人培植計畫、台北文學獎年金類入圍
‧《跳吧》自費出版後,平實卻不單調的筆觸、巧妙而不刻意討好的情節以及對於寫作本質的探索,引發許多迴響。經過大幅刪修改寫,兩年後以更成熟的面貌重新出版。《跳吧》不只是一個虛構的故事,更是一種重建工程,逐一拼湊、回復這個時代曾因刻意掩埋而腐壞瓦解的真實記憶。作者藉由對過去的懷念、對當下的批判、對未來的期望,在虛實交錯中,記錄我們逐漸遺忘的情感。



【好評推薦】

在他的作品中,存在著台灣小說所一向缺乏的、陌生的元素……是一位值得期待的作者。
──郝譽翔│作家

他用很冷靜的方式說了一個其實想要熱切傳達的故事,而我們在一個虛構的故事裡嘗試著觸摸其中的真實。
──馬大文│博客來行銷部 部經理

走在歷史與城市的恍惚邊緣,透過何献瑞,我們落入一個不斷記憶又不斷遺忘的迷離時空裡。
──黃哲斌│前媒體記者、自由撰稿人

在這本小說裡,沒有一個角色是卑賤的。這發乎自然的平等心,截然不同於「知識青年滿負罪惡感的矯情」,讀起來格外珍貴。
──胡淑雯│寫作者

一個遊走在台北城市邊嵎的素樸的荒人,相信善良,誠實與永遠不要彼此遺忘,那麼直白地跳進了虛構與紀實的時空縫隙.義無反顧,向上,跳.作為一個讀者,我讀到了海明威剛硬冰山的寫作風格.
──陳俊志導演/作家

明明是《跳吧》,讀來卻滿紙眷戀──眷戀這個城市,眷戀一個時代,眷戀走過自己生命的人,眷戀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故事。畢竟,作者或許也發現了,誰不是帶著故事跑,卻又被故事追著跑呢?
──沈雲驄早安財經文化發行人、專欄作家

作者的話
這個故事從發想至今已經過了約七年的時間。
距離上次自費出版,也有兩年了。
原本只是想在重新出版之前,針對稿子做個簡單的修正,訂正原有的錯字或贅句。但仔細檢視後,我覺得之前下筆時的情緒太滿,過於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
經過這次大幅的刪改,《跳吧》變得更加輕盈,卻無損原來的意旨。故事也更回歸到故事的本質,增加了解讀的空間,不再只是一個為個人進行救贖的儀式。曾經購買過的讀者如果有機會比較兩個版本的差異,定會覺得趣味盎然,並發現我的轉變。
感謝所有過去及未來的讀者,因為你們的參與,我得以退場,迎向另一個新的開始,我想這也與這本書的意旨更加符合。


設計阿發小姐的話
這次書封大膽選用真正的砂紙
設計概念是在小說裡由虛到實的過程
文本由虛到實,封面的觸感卻是強烈的真實感
和小說裡,真實虛幻互為表裡,剛好可以呼應
隨著運送閱讀,砂紙也會有不同程度磨損
跟人生也差不多,越磨越多歷練痕跡,但越漂亮
(
要是家裡需要打磨任何木傢具還可以整本拿去磨一下,哈哈哈哈)
真是一舉數得


作者簡介
何献瑞 Ho Hsien Jui
台中豐原長大,高雄就學服役,台北得學位,尚未離開這城市。擁有豐富的自助旅行經驗,曾以「小眼睛先生」之名在網路上發表遊記,並成立自助旅行論壇「背包客棧」,冷眼犀利觀看世界,也細察週遭人情百態。大學開始參加陳昇跨年演唱會,甚少缺席。愛看棒球,直到現在還在看中職。相信「持之以恆」是可貴的事。筆耕不輟,作品有《任意門俱樂部》(小知堂)、《線索》(九歌),及獨立出版《買張面具吧》、《跳吧》(初版)。筆觸冷靜,貼近生活,在細微瑣事的描繪中不時對社會、生命、和自我提出疑問,持續思索現實,也嘗試超越的可能。


【2012台北國際書展作者講座
跳到比冥王星更遠的地方──反覆修改及其所創造的@C749讀字車站
活動時間:23 () 1300~1345
主講人:《跳吧》作者 何献瑞、《比冥王星更遠的地方》作者 黃崇凱
活動內容:小說文稿的修改,對作者來說,與其說是刪改,不如說是拉扯。每一個細微的變動,對於故事,對於作者,起因為何?又會有什麼樣的影響?何献瑞、黃崇凱,分別以自己思考與寫作經驗來探討,那些已不見於文本,卻確實存在的過程。


何献瑞《跳吧》新書發表會@C749讀字車站
活動時間:24 ()  1800~1845
主講人:《跳吧》作者 何献瑞
活動內容:何献瑞2009年自費出版《跳吧》,售罄後又花費兩年從頭大幅刪修,即將以更成熟更精鍊的全新面貌隆重上市,這不止是一本嘔心瀝血的小說,更是一個作家掙扎成長的歷程。何献瑞將與讀者分享這多年來在文字耕耘間的各種體悟。


小說家的台北掙扎與掙脫──何献瑞 × 胡淑雯 × 黃哲斌@藍沙龍
活動時間:24 ()  2000~2045
主講人:《跳吧》作者 何献瑞《太陽的血是黑的》作者 胡淑雯
主持人:黃哲斌(前中國時報資深記者)
活動內容:何献瑞與胡淑雯都曾入選台北文學年金,以台北作背景發展長篇小說,卻各自經歷了痛苦難產的創作瓶頸。胡淑雯放棄原作,另起爐灶,交出了《太陽的血是黑的》。何献瑞自行出版《跳吧》一書,卻又花了兩年從頭刪修,重新出版。兩位小說家將共同探討這段在台北的掙扎,與最後掙脫其中,孕育新作的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