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夢蝶曾在明星咖啡館擺過書攤,那已是我出生前的事,攤子在我識字前就收了,後來耳聞此事,如同一則傳奇。想像詩人坐在街頭,眼前熙來人往,而他獨自靜靜的閱讀、沉思,時間在週遭悠悠流動,那光景本身就是一首詩。
詩人就這樣在街頭坐了二十年。二十年,這在現今彷彿是橫跨了一個世紀般漫長。二十年前,台北還有眷村,捷運才剛動工;二十年後,誰又能想像這城市會是如何天翻地覆的面貌。就連時間的本質似乎都改變了,詩人獨坐街頭的民國五六十年代,那時的一天和現在的一天,那時的一小時和現在的一小時,是同樣的向度嗎?無從得知,畢竟時間只能不斷向前推進,難以回頭,只知道變遷的速度肯定是更快了。街頭眨眼之間就冒出了一棟新樓,轉個身已忘了原址是何用途;來來往往的人群比過去更多,但走得更匆促,能駐足停留的人更少了。
如果城市是一本書,人群即是文字,那我們這個城市可以說從簡潔精鍊的詩,發展成繁複龐雜的小說了。人人都有故事,天天都在變化。過去詩人在街頭讀詩,想來讀的不只是文字的詩,而是整個城市的詩。現在我有意東施效顰,坐在街頭讀讀小說,讀讀這個城市的故事。只是不知道這小說能延續多久,變化的速度只怕會越來越快,小說也將掌握不了。不過至少現在抬頭還看得見天空,天空自有其固定規律,不隨人事流轉,讓人還相信有些事不會改變,能吸引詩人在街頭獨坐的某些美景,我一定也能看到。
可惜現在是無法依此維生了,富麗堂皇的書店多了,書籍琳瑯滿目,折扣花樣也層出不窮,街頭擺攤怎麼看都不符合經濟效益,不過有意思的事多半都沒經濟效益。這是我個人的閱讀,所以不如主動一點,每週六將隨機在城市中找一個有遮蔭的角落,讀書、讀人、讀城市,大家有緣就在擾攘的台北街頭相會吧。如果有幸能吸引一些人放緩腳步,感受一下時間的流動,這個城市或許將別有一番風貌。想像一下,在這生氣勃勃的城市中,林蔭處處,不時可見有人自外於喧囂,在蔭影下捧書靜讀,城市將因而重新展現某種詩意。這也許是癡心妄想,也許不是。
2009年7月30日 星期四
在一座城市中,閱讀,一座城市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