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的誕生,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古代也許可以自己造紙、製筆、謄寫、裝訂,但在今日這似乎難以想像。不過明日呢?其實手工書一直都存在,只是在講求量產的現今,它們的存在太過渺小。但是未來呢?眼前是一個數位化、電子化的未來,可以預見在未來的世界中,人人手上抱著的都將是某種形式之電子書,所有文字都將化作零與一的組合。而紙本書將會就此煙消雲散嗎?倒也不見得。這也許是一個新的契機,書將因此擺脫量產的宿命,拋開價格的枷鎖,邁入手工藝品的殿堂,成為一種千錘百鍊而成的珍品,返回千百年前最質樸的形式,單單一人與紙張之間的對話。
不過那個時代尚未來臨,而我們正立足在一個分水嶺,書籍大量銷售的高峰時代顯然即將過去,書種繁多銷售量卻下滑,而網路正蠶食鯨吞每個人的閱讀時間。出版事業不是越見龐大的集團化,以強力的行銷奪取每位讀者目光;就是極端微形化,成為個人特色的展現。還有什麼事業能比製作一本書更容易獨立完成,更能展現一個人的特色?又有什麼事是比閱讀一本書更為私人呢?終究只有書本能夠悄悄地在一與人之間連起那條無形的絲線。
走進書店,除了詹宏志的謀殺專門店,你認識幾個編輯,知道他們為何選擇這本書,對這書有何感覺?除了村上春樹的代言人賴明珠,你認識幾個翻譯,知道他們有何偏好,有何風格,有何缺陷?沒錯,若是華文創作當然就是要呈現作者的意志,除了作者,任何其他的干擾是越少越好。但放眼目前台灣出版市場,翻譯書佔了大宗,而每本書的出版,其中都經過了層層選擇和轉譯,但這些選擇轉譯全都失落在某些固定機制中。最後除了各不相干的名人,將他們的名諱排列在書上做為推薦符號之外,我們又能找到什麼所謂的特色,或所謂的個性?
因此本社要做的即是在某種程度上回歸書冊一與人的本質,除去書本商品的氣息,盡力在每個環節上展現個人的喜好、偏執、個性,讓每一位拿起書的讀者,都能在不知不覺間,與另一頭的個人建立起那若有似無的連結。這是讀者、編者、譯者、存在或已然不存在的作者之間,一種無聲的私語。
本社也長期招募對出版有特殊想法,對特定領域有所偏好,並能長期投入,獨立作業,展現個人風格的有志之士一同加入,互不干涉,不用講什麼團結合作,只望互相協助,資源共享,在某種默契之下,讓出版市場更加多采多姿。
2009年7月17日 星期五
一與人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